天游8线路检测中心

从准备、操作流程、观察三个角度来讲解裂隙灯显微镜的检查法
发布日期:2022/10/9 11:44:05
(一)概述
是眼科常用的检查方法,由光源投照系统和放大系统组成,可调节焦点和光源宽窄,形成光学切面,观察外眼、眼表、眼前段和前段玻璃体情况。在房角镜、前置镜、三面镜辅助下可了解房角、玻璃体及视网膜情况。
(二)检查方法
1.准备
(1)将室内光线调至略暗。
(2)消毒接触部位、更换下领纸垫。
(3)调整座椅和检查台高度以舒适为度。
(4)患者佩戴眼镜者脱下眼镜,嘱下颌及前额抵住挡板。
(5)调整下颌架高度使参考线位于睑裂水平。
(6)对准患者鼻根部打开裂隙灯光源,调整目镜瞳距和屈光度。
2.操作方法
(1)双手操作,一只手操纵摇杆,可前后左右上下移动裂隙灯显微镜,-一只手操纵裂隙宽窄和光镜臂角。
(2)先右后左、从前往后循序检查。
(3)采用弥散光照射法:大体初步检查眼睑、结膜、泪膜及角膜浅表病变。其要点是:①光阑全开:②斜向投射:③光臂与镜臂夹角(光镜臂角)30° ;④低倍放大。
(4)采用直接照射法:最常用,详细检查病变特征及位置。其要点是:①光源焦点与显微镜焦点合一;②灵活调整裂隙高度和宽窄及光镜臂角( - -般采用30° ~ 40° );③同侧投射以获得良好光学切面。
(5)其他照射方法:临床上较少使用,如巩膜角膜缘分光照射法、后部反光照射法、镜面反光带照射法、间接照射法等。
3.观察步骤
(1)眼睑结膜泪器检查
①弥散光照射扫视眼睑全貌。
②宽裂陈直接照射检查眼睑病变、上下泪点形态位置,并挤压泪囊区再次观察。
③嘱患者转动眼球配合眼睑拉开和翻转检查结膜各部分。
(2)泪膜检查
①嘱患者眨眼,弥散光照射观察泪膜涂布。
②必要时弥散光照射配合荧光素和钴蓝滤光片行泪膜破裂时间(BUT)检查。
③光镜臂角45",裂隙最窄,16x放大,直接照射做角膜切面,最外面的灰色线为泪膜。
(3)角膜检查
宽裂隙直接照射扫视角膜全貌及有无KP.
光镜臂角45°,裂隙最窄,16x放大,直接照射做角膜切面观察各层次或病变详情。
必要时弥散光照射配合荧光素和钻蓝滤光片观察病变。
(4)前房检查
中央前房深度:一般光镜臂角40°~45°,窄裂隙,尽量取角膜中央径线切面,投射瞳孔区,以所截角膜切面厚度为1CT,目测估计前房深度。
周边前房深度:光镜臂角45°,窄裂隙,颞侧投射,观察最周边部角膜内皮与虹膜表面之间的距离,所截角膜切面厚度为1CT.
房水闪辉:将裂隙宽带和高度调至最小,观察前房段光柱,10x放大观察阴性时转16x观察。
④房水细胞:裂隙高2.5mm,宽0.3mm, 16x放大,光投射角变动至光束的前房段恰好衬在瞳孔区。
(5)虹膜检查
宽裂隙直接照射扫视虹膜全貌及瞳孔缘,必要时左右眼对比虹膜色素情况。
迅速调节裂隙宽窄观察瞳孔直接对光反射及瞳孔有无粘连。
必要时窄裂隙观察局灶病灶。
(6)晶状体检查
小瞳下,光镜臂角20°~30°,裂隙最窄,焦点对准前囊膜,随后逐步焦点后移逐一看清晶状体各层次。
必要时稍宽裂隙分别从鼻侧及颞侧扫视瞳孔后晶状体。
瞳孔较大时,宽裂隙分别从鼻侧及颞侧扫视晶状体,并可适当增大光镜臂角,窄裂隙行较厚的晶状体切面,必要时使用眼底反光后照法行白内障分级。

(7)前1/3玻璃体检查:视瞳孔大小调节光镜臂角15°~30° ,窄裂隙,透过瞳孔区,在检查晶状体后囊下层面后,焦点继续后移,检查晶状体后的暗黑间隙。



(三)注意事项
1.检查结膜、角膜、巩膜时,光源与显微镜的夹角一般为40°。检查前房、晶状体和前部玻璃体时,夹角应小于30°。检查后部玻璃体和眼底时,除需加用前置或三面镜等辅助设备外,夹角应调为10°或更小。
2.检查时,应综合使用裂陽灯显微镜的几种不同使用方法,以免遗漏病变的细微改变。

3.注意裂隙灯显微镜的维护和保养。

声明:本文章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,仅用于分享,如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尽快联系我们,我们第一时间更正,谢谢!

百瑞彩票9299 - 首页 云顶国际8588yd - 首页 9797彩票 - welcome